当前位置:首页 > 其它小说 > 大明:我杨宪,真的治扬! > 章节目录 第73章 说话!

第73章 说话!
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
对于蓝玉的惩处,朱元璋并未听朱标的建议,而是选择是高高举起,轻轻放下。

坐在那张椅子上,他要考虑的方面很多。

即便没有李善长出面,他最终也会这么做,李善长只是刚好给了他一个台阶而已。

而对于杨宪的封赏,不出预料,果然是震惊了整个朝野。

第一个上书反对的就是杨宪的恩师,御史中丞刘伯温。

五更天,早朝。

奉天殿。

朱元璋高居龙庭之上,左手边放着的堆成小山似的奏折,他俯瞰着下方群臣,伸出两根手指在奏折上有节奏地敲打着。

“看来大家对朕的决定,都很有意见。”

“陛下,北伐大胜,杨大人确实居功至伟,可封侯已是极尽殊荣。神侯之封号,确实有待商榷。”胡惟庸向前一步,开口道。

有人带头。

立马又有大臣站出来开口道:“陛下,神侯之称确实非常人能配得上,也非普通人能够承担得起。”

皇上又被称为天子,在群臣看来,除非是身负皇族血统的人,才能够配得上这个封号。

其余大臣也纷纷站出来,表示反对。

看这架势,反正就是要联合起来“逼迫”朱元璋改封号!

换一个软弱一点的帝王,看到群臣这副架势,还真的有可能屈服了。

可朱元璋,显然不属于这类皇帝。

他双手扶着龙椅,身子微微前倾,开口道:“今年冬天,比往年都要冷一些,钦天监那边说今年冬日是三十年难得一见的凛冬。”

今年冬天比往年冷,是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的,根本不用钦天监,冷不冷,自己还还不知道吗。

群臣不知道朱元璋忽然说这话的意思,只能是默默听着。

“朕想知道你们是如何过冬的,胡惟庸,就由你先说吧。”朱元璋开口问道。

见皇上忽然提到自己,胡惟庸开口如实回道:“回禀陛下,家中就多烧一些炭火,出门在外,则是有陛下两年前赏赐的一件貂裘大衣。”

“潘御史,你呢?”

“微臣囊中羞涩,用不起貂裘大衣,只能多穿几件布衣。”潘隆云抖了抖官服,一身正气道。

朱元璋接着又是一连问了好几个大臣。

条件好一些的靠着赏赐的貂裘大衣,条件差一些的则是说多穿几件布衣,家里多烧些炭火。

事实上,其中不少人在朱雀街的明记成衣铺买了天价的纯白羊绒衫,当然这话是不敢说的。

而且他们之中大部分确实也是给家里夫人、儿女买的。

自己确实没穿,倒也算不上欺君。

为了装廉洁,一个个说的是要多凄惨有多凄惨,要多难熬有多难熬。

“既然这个冬天,众爱卿都如此艰难,那么朕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。”朱元璋见氛围烘托的差不多了,开口道。“如此寒冬,那这天下的百姓又该如何度过?!”

整个朝堂,鸦雀无声。

所有人都低着脑袋,沉默不语,别说今年这种三十年一遇的凛冬了,就算是往年每年冻死的人数都有数千人。

只有穿越的杨宪知道,明朝的凛冬今年只不过是开始。

整个明朝时期,都处于“小冰河时期”。

从洪武年间一直到崇祯十八年,明朝一共发生了1101次自然灾害。

在这段时间之内,平均气温要比正常时间的气温低了好几度,同时天气呈现出较为极端的现象。

明朝景泰四年冬季开始,山东、河南等地便下起了鹅毛大雪。

同平常的大雪不同,这段时间的降雪频率尤其频繁,而且降雪量非常的大,持续降雪时间较长。

据记载雪深数尺有余,就连往年不会结冰的淮东之海,都结冰四十余里,堪称奇闻。

在这种极端的天气中,被冻死的百姓数以万计,骤降的气温以及极端的寒冷让无数人感到恐怖,百姓苦不堪言。

在明朝,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,棉质衣物的生产量无法满足人民需求,这也使得很多百姓在尚未添置新衣时,便已经被冻死。

“户部尚书吕昶,在吗?”朱元璋开口道。

“老臣在。”吕昶出列,躬身道。

“这段时间各地上报上来的冻死人数有多少了。”朱元璋沉声道。

刚才朱元璋忽然提起过冬这个话题,吕昶便已经觉得有些不妙了。

这时朱元璋问起具体冻死人数,更是心底拔凉,只能是硬着头皮,回道:“回禀陛下,根据各地上报,目前冻死百姓人数已有五千余人。”

五千人!

这差不多已经是往年冻死人数总额了,可今年入冬才多久?!

可以想象,来年开春,等到整个冻死人数统计出来,那个数字将会是何等的触目惊心!

“今年冬天是这个样子,你们能保证明年冬天不会更冷吗?”

朱元璋看着群臣,开口道:“如果有人能够彻底解决咱大明百姓过冬的问题,我把话放在这,立马也封你为大明神侯!”

“有的话,现在就站出来。”

在场群臣,每一个人都将脑袋埋得低低的,就连大气也不敢喘。

“说话!”朱元璋俯瞰着他们,站起身来,语气提高了几分,有些不耐烦道。

开玩笑,这个时候谁敢接这个话。

有资格站在奉天殿的,谁都不是傻子。

神侯之名,虽好。

可也得有命享。

历朝历代,即便是强如汉唐,这么多留名青史的名臣都没能彻底解决百姓过冬的问题。

对此他们有自知之明。

“说话!”

龙鸣声在奉天殿内回荡。

看着群臣的反应,朱元璋这才满意点了点头,重新坐回龙椅上,摆了摆手,开口道:“太子,你和大伙仔细说一下你与杨宪的计划。”

“儿臣,遵旨。”

朱标跨列而出,看着群臣,开始讲起全国推广设立羊毛加工厂的计划。

这份计划,朱标准备了很久。

因此整个计划内容很详实,可以说是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。

徐达这时也站出来开口道:“臣之前去过扬州,亲眼所见,整个扬州百姓靠着这羊毛衫,过着与平日一样的生活,无一人挨冻。”

如果您觉得《大明:我杨宪,真的治扬!》小说很精彩的话,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您的好友,谢谢支持!

( 本书网址:https://www.wbxs.org/yg/215336 )
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